5月18日至23日,新疆互联网安全管理中心提升政治素质能力专题培训班第二期31名学员,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提升自我的决心,奔赴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开启了一段充实而深刻的学习之旅。本次培训以“传承弘扬可可托海精神,建设网络安全坚固防线”为目标,学员们沉浸式感悟可可托海精神,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学习是此次培训的重要基石。在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授课老师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可可托海精神展开深入解读,从理论的起源、发展到实际应用,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与新疆的实际情况,为学员们上了一堂堂生动且深刻的理论课。学员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重点内容,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与授课老师展开热烈讨论。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课程尤其让学员们印象深刻。授课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八项规定精神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剖析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后果。这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须时刻严守纪律红线,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为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通过理论学习,学员们的政治站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得到洗礼,为后续的学习与实践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现场教学:感悟奋斗伟力 现场教学环节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学员们首先来到了三号矿脉,这座被称为“功勋矿”的三号矿脉,承载着无数先辈们的奋斗记忆。站在三号矿脉前,听着授课老师讲述当年在艰苦条件下,可可托海老一辈建设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开采出珍贵的矿石,偿还外债、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辉事迹,学员们被深深震撼。这些矿石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的象征,它们见证了老一辈建设者们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在阿依果孜矿洞,昏暗的灯光、崎岖的矿道,再现了当年采矿的艰难环境。学员们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前行,触摸着冰冷的石壁,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曾经的汗水与艰辛。授课老师详细介绍了采矿的流程以及面临的种种困难,让学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可可托海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内涵。 
地质陈列馆则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全方位展示了可可托海的地质变迁与开发历程。在这里,学员们了解到可可托海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对这片土地的敬意油然而生。通过这些实地探访,可可托海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具体的场景与故事,深深刻在了学员们的心中。 特色教学:传承精神火种 除了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本次培训还设置了极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学院组织了多场以可可托海精神为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学员们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对可可托海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在讨论中,大家思维碰撞,不仅加深了对精神内涵的理解,还找到了将其融入网络安全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学院邀请了可可托海的矿二代来到课堂,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从初到可可托海时的迷茫与艰苦,到逐渐坚定信念,为建设国家奉献青春,老人的讲述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可可托海精神的传承与延续。这些真实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老一辈建设者为榜样,不畏困难,勇于担当。 此次在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培训学习,对新疆互联网安全管理中心全体学员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与特色教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学员们深入领悟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内涵。

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把在培训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的政治素养、更强的责任担当投入到维护网络安全的工作中。在面对网络安全领域的各种挑战时,发扬可可托海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为建设网络安全坚固防线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让可可托海精神在网络安全领域绽放新的光彩。 
|